“金石为开——第六届骆芃芃师生篆刻书法艺术展”在宁开幕
为传承、保护和发展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篆刻艺术水平,展示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教学成果,同时展现新时代的文化特色,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南京印社共同主办的“金石为开——第六届骆芃芃师生篆刻书法艺术展”于2025年1月21日下午在南京玄武艺术馆隆重开幕。
据了解,骆芃芃师生篆刻书法艺术展已连续举办了五届,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历届展览中均呈现出新的佳作,在国内外都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积极的社会反响。今年,骆芃芃携同其多年来在篆刻艺术独立学科建设中培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在江苏南京举办了第六届骆芃芃师生篆刻书法艺术展。此次展览展出了师生创作的一百八十七件篆刻书法作品,其中包括展现大运河文化的运河主题篆刻作品以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江山多娇”主题创作。展览旨在展现新时代篆刻艺术的精神的风貌,以及进一步推动篆刻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诗书画研究会副会长骆芃芃;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印社名誉社长,西泠印社理事,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利明;江苏省政府参事,中国书协理事、草书委员会秘书长,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刘灿铭;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 张捷;南京艺术学院副校长 李彤;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印社副社长,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书法系主任 常汉平;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至七届篆刻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南京印社顾问 苏金海;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 戴武;西泠印社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新文艺群体委员会委员、南京印社副社长 林尔、江苏镇江文联副主席阚爱萍等领导出席开幕式。
展开剩余87%金石为开——第六届骆芃芃师生篆刻书法艺术展(展览海报)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诗书画研究会副会长骆芃芃老师致辞
江苏省政府参事,中国书协理事、草书委员会秘书长,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灿铭先生代表江苏省书协致辞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印社副社长,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书法系主任常汉平先生代表南京印社致辞
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党委委员、书法学专业教师 高玥博士代表参展学生发言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印社名誉社长,西泠印社理事,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利明先生;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诗书画研究会副会长骆芃芃老师;江苏省政府参事,中国书协理事、草书委员会秘书长,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刘灿铭先生;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张捷女士;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李彤先生共同为“金石为开——第六届骆芃芃师生篆刻书法艺术展”启幕。
金石为开——第六届骆芃芃师生篆刻书法艺术展开幕式现场
金石为开——第六届骆芃芃师生篆刻书法艺术展与会嘉宾集体合影
开幕式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交流部副主任 曲学朋主持
金石为开——第六届骆芃芃师生篆刻书法艺术展展厅现场
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篆刻”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金石篆刻”的申报单位和传承保护单位,承担着传承“中国篆刻”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使命。目前,中国艺术研究院是全国唯一设立篆刻艺术独立学科的机构。自2007年起,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国篆刻艺术院在研究生院设立了全国首个篆刻艺术硕士点,并开始招收全国首批篆刻艺术硕士研究生;2014年,又成功申请设立了全国首个篆刻艺术博士点,并于2015年开始招生。中国艺术研究院为中国篆刻艺术独立学科建设培养了的篆刻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人才,为中国篆刻艺术独立学科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及学科体系做出积极地探索,并取得显著的成绩。骆芃芃教授作为中国首位篆刻艺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至今已培养了60余名校内外的篆刻艺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这些学生在全国各类重大展览和比赛中屡获殊荣,为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典范。他们发表的论文和著作不断丰富着篆刻艺术的理论体系。近年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指导和支持下,骆芃芃院长与同仁共同努力,篆刻艺术独立学科的建设得到了持续的完善和发展。
展览开幕式后,骆芃芃师生与江苏省业界的专家、学者共同举办了关于篆刻艺术学科的专题研讨会,就篆刻艺术的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孟德乡,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艺术学博士后李立山共同主持研讨。
金石为开——第六届骆芃芃师生篆刻书法艺术展研讨会现场
骆芃芃首先对自己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篆刻艺术专业硕士和博士教育体系的建构和发展历程所做的工作进行整体回顾,强调了篆刻艺术在当代文化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详细介绍了篆刻艺术学科的建设情况,包括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通过“师生展”这种方式积极推动“以展促教、以展促学”集展览交流与金石考察于一体的教学范式,推动篆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篆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篆刻艺术展览在当代社会的应用、篆刻艺术学科建设与学科设置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至七届篆刻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南京印社顾问苏金海先生发言
西泠印社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新文艺群体委员会委员、南京印社副社长 林尔先生发言
国家一级美术师,镇江市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女书法家委员会委员 阚爱萍女士发言
杭州金石全形拓非遗保护发展中心理事长赵军先生发言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与书法学院书法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书法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南京印社秘书长荀海先生发言
江苏省青年篆刻艺术家代表魏桐胜先生发言
灵宝文化传播(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昌先生致辞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诗书画研究会副会长骆芃芃老师作总结发言
金石为开——第六届骆芃芃师生篆刻书法艺术展研讨会与会嘉宾合影
西泠印社社员、内蒙古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孟德乡博士主持研讨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艺术学博士后李立山主持研讨会
本次展览和研讨会,不仅展示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艺术学科的教学成果,也为篆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骆芃芃认为,连续举办师生篆刻展主要有五个目的:-是教学相长。二是促进学生们相互的比、学、赶、帮、超。让学生们通过一次次的展览,不断对比自己和他人,不断发现兄弟姐妹们的进步,从而也在不断地发现着自己的弱点,会急起赶上。三是在一次次的展览举办中,可以不断地发现和感受到当下的艺术的思潮和时弊,发现问题,与时俱进。四是推进和健全篆刻艺术教育以及篆刻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五是加强传承的力度。将多年总结和归纳岀来的有关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以常年举办展览的方式传承下去。
据悉,展览展到本月23日。
发布于:江苏省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